首页

学院新闻
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师者如光 师韵璀璨 ——第41个教师节之际,讲述优秀教师代表的育人故事(五)

作者:权梧桐   时间:2025-09-12   点击数:


青矜之志 履践致远——陕西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项目团队介绍】

2024年暑期,成航老师带领我院16名同学组建“黄河万古,诗经开篇”做沿黄生态最美传“诗”人——生态文化保护调研队赴陕西省合阳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实践队员在当地开展“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陕西”志愿服务、“因地制宜,铺就生态产业之路”产业调研以及乡村学校素质教育及生态、非遗文化教育调研实践活动。

在我心中,教育从来不止于课堂。2024年夏天,我带领一支由16名青年学生组成的“黄河万古,诗经开篇”生态文化保护调研队,踏上了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的土地。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以青春之力守护绿水青山,以专业所长助力文化传承,更以真诚之心推动教育公平。

队伍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我根据他们的特长细致分工——新闻专业的同学负责宣传投稿,设计专业的同学专注产品包装,影视专业的则扛起摄像机记录点滴。出发前,我们召开了6次线上线下会议,从主题制定到物资准备,从理论学习到安全预案,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我希望学生们明白,真正的实践,是科学、有序、有温度的。

在合阳,我们深入生态产业园,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用问卷和访谈记录产业发展的成就与困境。夜晚,我和队员们围坐一起分析调研数据,撰写报告、剪辑视频、设计包装。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当我看到学生们专注而热情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正在成长。最终,我们不仅完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还推出了网络宣传视频,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

更让我自豪的是,我们在洽川中心小学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我带着队员们穿上汉服,以“微课堂”的形式讲授环境保护和非遗文化。孩子们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在知识竞答中踊跃举手,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光芒。二十四节课时,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理念的播种。一个小女孩在课后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保护黄河!”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我们不仅走进了乡村,更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不仅输出了知识,更种下了希望。作为青年教师,我愿继续以行动引领青年,以实践传递信念——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Copyright © 西安航空学院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