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报名工作的通知

作者:毕永强   时间:2025-04-22   点击数:

一、赛项简介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创立于2018年,已举办7届,旨在推动智能制造先进理念传播及技术应用,为智能制造人才教育确立风向标,加快培养和选拔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及系统型人才,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已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名单”。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2025年度赛事主题“智造未来:AI赋能新工业”。

二、比赛内容

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生产组织方式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也是生产与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本届赛项竞赛以智能产线为依托,从实际工业应用场景出发,综合考察选手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解决智能生产的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2025年本科生组赛项比赛内容拟包括如下方面:

1.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方向

赛题方向:综合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深度视觉相机、虚拟仿真等技术对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物料的多维度识别及产品的智能化装配。

考察范围:工业机器人编程、具身智能灵巧手应用开发、深度视觉相机应用、PLC编程、虚拟仿真等。

2.装备与产线智能运维方向

赛题方向:针对装备常见的轴承故障,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特征分析、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设备监控、故障监测和预测性维护。

考察范围:传感器数据采集、Python编程、数据处理、数据关联性分析、特征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3.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方向

赛题方向:综合应用工业网络、数字孪生、PLC编程、设备集成调试等技术,在生产现场搭建网络,实现设备、管控系统、运维系统等之问的通讯与安全控制,按照给定的工艺流程,在虚拟环境中配置设备数字孪生,对控制程序进行仿真验证,对实物设备进行组态、调试,并实现数字孪生与实物设备的通讯,通过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优化。

考察范围:PLC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伺服驱动技术、HMI人机界面开发、系统调试技术、数字孪生模型组装与运动定义、物料流的定义、信号设置、机器人路径规划、数字孪生与PLC连接及通讯设置、虚拟调试、工业网络组网、冗余网络、防火墙、NAT、Routing、VPN、网络连接测试等。

4.智能生产管控方向

赛题方向:综合应用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生产管控、NES应用及二次开发等技术,根据给定的产品、工艺信息,对工厂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产线的性能,并进行优化;根据产线工艺流程部署实施MES系统,通过MES系统进行产线的排产作业、数据采集、运行监控等。

考察范围:MES部署、实施、二次开发及应用、工业APP、接口开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生产计划与调度、工厂建模与仿真、仿真数据分析等。

三、赛程安排

赛程

时间

具体事项

校赛报名选拔

2025年4月-5月

参赛院校根据要求注册报名,进行校内选拔。

区域选拔赛报名

2025年5月30日截止

参赛院校根据通知要求登录赛项官网提交报名材料。

区域选拔赛

2025年7月-9月

参赛高校根据省赛、区域赛通知,参加所在省/区域的选拔赛。选拔结束后公布晋级决赛名单。

决赛

2025年8月、10月

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装备与产线智能运维方向决赛将于8月举行;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智能生产管控方向决赛将于10月举行。

四、大赛报名

1.每支赛队3名学生,专业不限,鼓励跨学科组队,但不得跨校组队。

2.本科生组比赛设有4个比赛方向(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方向、装备与产线智能运维方向:8月份决赛;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方向、智能生产管控方向:10月份决赛),参赛队可在四个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参赛,也可在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装备与产线智能运维中选一方向,同时在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智能生产管控中再选一个方向进行比赛。同一选手在一个方向只能参加一支赛队,在不同方向可参加不同赛队。

3.有意报名参赛将报名信息统计表发送至邮箱biyq69@xaau.edu.cn,截止时间2025年5月10日。

4.请有意向参赛同学加入QQ群:371146007,具体安排群内通知。

五、大赛联系人

机械工程学院毕永强13259836829

大赛交流QQ群:371146007

大赛官网:http://cmes-imic.org.cn/

                                                          (编辑/毕永强 审核/李懿)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Copyright © 西安航空学院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