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党务公开
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务公开 > 正文

师者如光 师韵璀璨 ——第41个教师节之际,讲述优秀教师代表的育人故事(六)

作者:权梧桐   时间:2025-09-12   点击数:


三尺讲台磨匠心四季耕耘育栋梁——2024年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优秀教师代表简介】

刘舟,男,1971年11月生,硕士,教授。1993年从教,承担力学类课程教学工作,近15年来14次获 “教学质量优秀奖”,多次获评师德优秀个人。陕西省省级一流课程《理论力学》负责人。主编、参编多本公开出版教材。指导学生参加了11到15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蔡霞,女,1975年4月生,硕士,副教授,1996年进入西安航空学院(原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任教,扎根教育 近30年。承担数十门课程教学工作,多次获 “教学质量优秀奖”,参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及工程认证,主编、参编多本公开出版教材和实验指导书,指导学生获省级奖项,热心公益,多次获评师德优秀个人。

邱军,男,1970年10月出生,讲师,1993年开始教学生涯,至今已逾三十年。在西安航空学院任教期间,主要承担机制、机电专业教学工作,曾获“校级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及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指导学生获多项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学科竞赛奖项及“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曾负责校级科研课题并参编多本公开出版教材。

史诺,男,1985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2010年起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019年进入西安航空学院任教,扎根教育15年,承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类课程的教育教学,获“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讲述育人故事】

刘舟:倏忽之间,三十二年。最初课后和学生一起踢足球,现在课间学生找我聊人生。

我告诉学生,课堂上讲的力学知识本身可能显得并不十分重要,因为一些具体知识很容易被忘记,应该关心的是更一般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将会有长远的价值。百度贴吧还热的时候看西航贴吧,发现几个毕业生讨论离开校园很久了——“在校时刘舟还单身,现在他的娃都会打酱油了”。这种关于时间的独特表达方式说明他们把我的话听进去了,我很欣慰。

每年的秋冬季,总会有几个考研学生找我讨论力学问题。为他们解答问题时,我也收集了不少高校历年的考研真题。更大的收获是有学生突然给我发过来国内名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成为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的素材而且效果极好。我很高兴。

一些青年同事入职,来听我的课。我尽力展现我上课时的缺点,告诉他们要避免,尤其不能讲陕北普通话。后来,他们把我拍在沙滩上,却不叫师父,叫“叔”。记得有文章说老师的白发是粉笔染的,我一直怀疑我的白发是被他们叫的。我很疑惑。

百年树人。故事还会继续,下节课再讲。

蔡霞:传统教学如同"教师独奏",我曾见学生笔记工整却眼神空洞,单向灌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却难以内化,实践应用时更显力不从心。为破解困局,在专业课程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改革,将知识点转化为真实产业课题,组建项目组。每周召开线上或线下例会,各项目组汇报 “本周项目完成内容”“下周工作计划”,对汇报内容采用同伴互评与教师点评,既通过正向评价肯定学生成果,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又通过集体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求知欲,使学生领悟到“问题不是终点,而是创新的起点”。学生从"等待指令"转向"主动探索",用"我们能否尝试..."替代"老师应该怎么做"。使教学真正成为解决真实问题的试验场,学生自然能在知识运用中生长出解决复杂问题的力量。

我坚信: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这团火,终将照亮学生探索未知的征程。

邱军:高校教师的“教书”与“育人”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二者均能够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职业精神。

近几年,我多次承担机设专业专升本班级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专升本同学既具有不少优势,同时也身处各类困境。概括起来说:专升本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目标,珍惜提升自己的机会,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普遍学习刻苦,学习态度端正,勤奋踏实;在理论知识方面可能相对薄弱,尤其在专业理论基础方面存在差距;专升本学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后,还可能面临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的挑战,部分学生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专升本班级里,退伍兵学生遇到的困难尤其突出。

针对专升本学生的上述特点,我在常规的教学流程之外,有意识地在课外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聆听他们的喜悦、戏谑、困惑,甚至不满。我尽可能引导学生了解本校的历史沿革,熟悉校园环境、生活作息、专业概况等信息,同时从心理上关心学生,使学生尽快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此外,尽管与学生科的老师们相比不够专业,但我也尽力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适应性培训,帮助学生应对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带来的挑战。事实证明,自己的努力,一定程度有助于专升本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

正如《礼记》所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需要通过言行、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始终是我为之不懈奋斗的工作目标。

史诺:在《机械工程应用软件》课上,看到同学们对着复杂的运动仿真挠头;在《智能制造装备及工厂》课上,发现同学们对抽象的数字孪生概念难以入手。

学生的困惑,就是我教学的课题。我没有重复枯燥的理论,通过细致分析将复杂的知识化繁为简,提炼成清晰易懂的方法论:“运动仿真三部曲”和“数字孪生建模八步骤”。当同学们拿着这些“学习地图”,求解出复杂的机械机构运动规律,创建出虚实共生的数字化模型时,我深感欣慰。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学生最真实的痛点,这便是我的育人初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Copyright © 西安航空学院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